两汉鼎盛后的分裂源于制度
来源:未知
日期:2017-03-05
点击: 属于:党员提议
应该说,从秦的军功制到汉代的选举(察举、征辟)制是选官制度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。然而,随着历史的发展,时代的变迁,在开创初期本来还相对科学和合理的汉代选官制度,日益产生和暴露出了各种弊病。“举察”是皇帝下诏,由全国州郡向朝迁推荐道德力和行政力很高的人做“和平官”;“征辟”则是国家因待战争或者突发事件而随机选取官员的制度,“征”是以天子名义选取,而“辟”则是州郡直接选取。无论什么名目,选取什么官员,每种选官制度的关键环节都在州郡地方。因此,州郡直接选取官员的人(一般是州郡的最高长官),自然就成了被选取(选拔)者走上仕途的领路人。他们之间也就产生一种特殊的“师生”关系,被选者都认同选者是自己的“主公”(恩主),自己则是选者(主公)的“门生”。这样一来,被选者认为提拔自己的首先是恩师(主公),其次才是朝廷皇帝。这必然打破原来臣子对皇帝的一元效忠模式,而变成部属对主公(门生对恩师)的第一效忠原则,再考虑对皇帝的效忠。甚至出现,门生(部属)宁可得罪、背叛皇帝和朝廷而誓死追随恩师(主公)。这种制度产生的离心力可能是后来分裂的政治癌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