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林甫(683年-753年),小字哥奴,祖籍陇西李氏,唐朝宗室,官至宰相。历任千牛直长、太子中允、太子谕德、国子司业、御史中丞、刑部侍郎、吏部侍郎、黄门侍郎,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,加授同三品。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,替代张九龄,升任中书右相(中书省最高长官),后进封晋国公,又兼尚书左仆射(太宗之后,尚书令虚设,此职实为尚书省高官长官)。天宝十一载十一月(753年1月),病逝,追赠太尉、扬州大都督。不久,被杨国忠诬告谋反,遭削官庶葬,“剖林甫棺,抉取含珠,褫金紫”,抄没家产,子孙流放。
李林甫任宰相十九年,是玄宗朝担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。他大权独握,蔽塞言路,排斥贤才,导致天下大乱,应对唐朝由盛转衰负重要责任。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相。
父子自知罪孽深重
《资治通鉴》大唐天宝六载(公元747)记载,李林甫的儿子李岫(官为将作监,宫廷建设造办署长官,从三品),特别为其父的权势满盈而担心,曾跟随其父在自家后花园散步,随手指着正在搬运重物的苦役对父亲李林甫说:“父亲大人您担任宰相要职这么大多年,生怨结仇的人满布天下,万一哪天‘出事’,再想作他们(苦役),还可以吗?”李林甫听罢很不高兴地说:“势已如此,我们没办法啊?”从李氏父子对话,不难看出表面上位高权重的李林甫内心所承受的精神巨大压力。